三、建立背荫河细菌研究基地
1933年春,石井部队开始强征劳工建房筑城墙。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这个占地达600平方米“兵营”就已建成。因有个叫中马的大尉管理这个“兵营”,人们就称它为“中马城”。
“中马城”设三重围墙,最高的有3米多,墙顶上架设着两道铁丝网,中间有一道高压电网,围墙四角各修筑一座坚固的炮楼,安设两盏活动式探照灯,墙外有两米深的护城壕,正门朝北,一座吊桥横跨护城壕,吊桥里侧是两扇黑漆的城门,由两名日本兵把守。西门设双岗,门口立着一块白色大木牌,上面写着:
“未经关东军司令批准,不得入内。”

加茂部队设在背荫河的细菌实验场遗址

背荫河的日军兵舍遗址
背荫河村北有个拉林镇,镇上建有一座监狱,名为“小岛监狱”,“中马城”竣工后,小岛监狱连同600名犯人迁徙至此,称它为“东满大狱”。
“中马城”的种种异常令人费解。夜深时,人们经常听到从“中马城”中传出来的微弱的惨叫声。夜幕下,村民们常常看到一辆辆从哈尔滨方向开来的捂得严严实实的大汽车。“中马城”里的大烟囱不停地冒着浓烟,散发着一股焦臭味,还时不时地飘出一片片带布纹的飞灰来。

加茂部队设在背荫河的细菌实验场位置示意图
曾在背荫河细菌研究基地工作过的日本老兵栗原义雄曾绘制了背荫河细菌实验场关押“马路大”的二人用牢房。

栗原义雄绘制的背荫河细菌实验场关押“马路大”的二人用牢房

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远藤三郎
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远藤三郎有记日记的习惯,从不间断。在他的日记中有三处记载了背荫河细菌实验场。一是实验场建成之后,二是实验场开始进行人体实验,三是实验场出现越狱事件。他的日记中也成为日军在背荫河建立细菌研究基地和进行人体实验的证据之一。
远藤三郎日记中记载的背荫河实验场的规模
1933年12月8日,远藤三郎视察这里后说:“初具规模达600平方米的大兵营,令人产生一种要塞的印象。这虽然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二十几万元的经费开支看来还是值得的。”
〔日〕宫武刚:《将军的遗言——远藤三郎日记》,每日新闻社,1986年

宫武刚编著的《将军的遗言——远藤三郎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