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七三一部队在诺门罕战争中首次使用了细菌武器。此后曾数次组织远征队,配合日军的进攻战,对浙赣铁路沿线湘滇等地区实施了多次细菌战,造成瘟疫大规模流行,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严重危害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
当前位置:首页 > 侵华日军细菌战揭密 > 实施细菌战

诺门罕细菌战

  1939年,日本侵略军完成了对中国大部分领土的占领,蓄谋已久的关东军错误地估计了战争形势,在罕达盖——将军庙——阿木古郎一线至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悍然发动了诺门罕战争。

  从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历时135天,在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诺门罕地区,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联红军、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对战,打响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早的一场大规模现代化战争。在将近7 800平方公里的战线上,双方投入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伤亡6万余人。日军耗损5.4万兵员和大量武器。最后进行了细菌战,但仍遭到失败,日本史学家称此战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诺门罕战争地图

第一组 细菌战准备

  (一)研究细菌攻击方法

  1939年3月26日,日军参谋本部作战课和关东军防疫部召开会议,了解在平房实施细菌的攻击方法,出席会议的人员有:作战课方面有课长稻田正纯大佐,课员井本熊男少佐,荒尾兴功少佐;防疫部方面有石井四郎军医大佐,北条园了少佐,增田美保药剂大尉,称为石井右手的增田知贞军医中佐。在会议上,参谋本部听取了石井部队关于“0 0(细菌)作战研究成果”的汇报,会议后,井本在日记上记载‘反复研究有信心进行实地试验是关键的。’在参谋本部内部开始考虑细菌战试验实施。不久在诺门罕事件中关东军防疫部实施了细菌攻击。”〔日〕吉见义明、伊香俊哉:《“731部队”和天皇陆军中央》。

  (二)植田谦吉视察石井部队

  诺门罕战争打响后,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准备进行细菌战。为此,他到石井部队视察,了解它的实力。当时,石井部队驻扎在哈尔滨平房站,整个部队有400多名队员。细菌生产设备比较简易,但该部队已经具备了生产细菌的能力,能够制造赤痢、伤寒、霍乱、炭疽等细菌,也能生产少量的鼠疫菌。石井四郎发明的滤水机也研制成功。为显示实力,迎接植田司令官,石井四郎命令总务部庶务主任饭田大尉布置了一个临时陈列馆,展出石井式细菌培养箱、胜矢式毒物检知器、卫生滤水机、细菌弹壳、人体实验的照片以及中国各地区的气候图。植田司令官对石井四郎的研究成果表示满意,命令石井四郎尽快生产细菌和制定参加诺门罕战争的作战方案。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

  (三)加紧生产细菌武器

  1939年6月,成立了细菌生产队小林队,开始大量生产细菌。该队由培地班班长早川清少佐任总指挥,将60名队员分成两队,在培养器调制班和无菌室班,专门生产供诺门罕战争中细菌作战使用的伤寒病菌、霍乱病菌、发疹伤寒病菌。石井部队原少年队员田村良雄参加了细菌生产队小林队,昼夜不停地生产细菌。他供认:“在无菌室今野信次技工的直接指挥下,和另外2名编为一组,每日培殖约30桶细菌。于该时间内,我采取了约1公斤细菌。”中央档案馆等:《细菌战与毒气战》,第246页,中华书局,1989年。这期间,田村良雄还在莳田丰技师手下帮助洗涤玻璃试管,每天必须完成150个,经过消毒后交给培殖班。培殖班由今野信次负责,编为4个组,用150个培养罐生产细菌。生产出的细菌密封后贮存在地下库里,然后由田村良雄他们送到诺门罕战场。不到1个月,他们就制造了22.5公斤细菌。

  6月中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石井部队)山口班的6名班员,在班长山口的指挥下,开始制造细菌榴霰弹。田村良雄小组在山口班笛木军曹的指挥下,大量生产榴霰弹。他供认:“在直径约0.5公分、长约1.5公分的铁片上锯成×形的沟,在上边涂上防锈剂。这一工作约进行了3天,3个人共制造了约2 000个弹片。”中央档案馆等:《细菌战与毒气战》,第246页,中华书局,1989年。大量生产出来的细菌和榴霰弹,按出差命令,由生产人员逐次运到将军庙、海拉尔等地。田村良雄亲自参加了细菌运送工作,他说:“根据细菌大量生产队第一队长准尉小林松藏的命令,我和另外3名,在田部井班内,将每1CC内含有30毫克的伤寒病菌菌液,灌了两煤油桶,第二天我和另2名将其运到兴安北省将军庙,交给因‘诺门罕事件’盘踞在将军庙的难波准尉。”中央档案馆等:《细菌战与毒气战》,第247页,中华书局,1989年。

田村良雄关于大量生产细菌的笔供

  (四)关后命令第131.2号

  关东军司令部于1939年6月19日21时以关后命令第131.2号下达作战命令,命令关东军陆军仓库长、关东军野战汽车厂长、关东军防疫部队长、关东军经理部长、关东军野战铁道司令官为参战的第23师团补充必要的作战用品,要求石井部队编成防疫给水班到海拉尔接受第23师团长的指挥。

  

关后命令第131.2号

 

关后命令第131.2号

关东军命令 6月19日21时于新京军司令部

  军事计划关作战第1530号命令如下

  1.命关东军野战兵器厂长及关东军陆军仓库长,通知海拉尔办事处以及海拉尔支库,分别接受师团长的要求,对第23师团的补给。另,关东陆军仓库长向哈尔滨征用3辆运水汽车,送到海拉尔的第23师团长处以供使用。

  2.关东军野战汽车厂长运送5辆货车到海拉尔,交给第五项钻井班长。

  3.关东军防疫部长编成一个配有一台卫生滤水器的防疫给水班,迅速派遣到海拉尔,接受第23师团长的指挥。

  4.军经理部长把住在齐齐哈尔附近的工地的钻井人员和材料编成一个钻井班(班长以下最少要有约15人,动力钻井机器一台),迅速派遣到海拉尔,接受第23师团长的指挥。

  5.第23师团长整合前项所述诸部队以及材料后,用于你们作战部队的补给工作。

  6.关东军野战铁道司令官负责处理第三项至第五项的铁路运输。

  7.第二项至第四项的细节按照相关各部长指示处理。

  关东军司令官 植田大将

  下达法:收到电报发出的要旨后印刷出来,交付给相关人员

  配发地:次长、次官、23师团长、关兵、关自、关仓、野铁司部内(一、三、兵、经、军、兽)

(五)组建部队参战

  石井部队共派出200人,以“关东军防疫班”的名义参加诺门罕战争。参战的细菌部队分两部分,一部分由少年队教官佐佐木少尉带队,组织成立了以第三部的卫生兵下士官为主,吸收少年队员参加的,为日军前线部队供水服务的防疫班和整备班,有100多人,分十几个班,每班10人。另一部分队员组织了阴谋破坏班,即敢死队。其任务是在水源地撒布细菌,担负前线的作战任务。这个班由第二部部长碇常重少佐负责,班员以第二部为主,选拔吸收一些经过专门训练的少年队员参加,组成了敢死队,队员有22人。

  西俊英证实了敢死队参加诺门罕细菌战的事实。1944年7月,他从孙吴支队调到平房担任731部队训练部长,交接工作时从他的前任园田中佐的保险柜内发现了一个文件,上面说明在诺门罕事件即哈拉哈河事件发生时使用过细菌武器。他供认:“保险柜内藏有当时摄制的照片和底片,参加此次战役的敢死队名单及碇常重少佐下的命令。现今还记得,敢死队内有官佐两名,曹伍长及士兵20名。在这张名单下面有用鲜血签的一些姓名……(首先签名的)是敢死队长碇常重。随后还有碇常重下的详细命令数则,其中说明应怎样乘汽车,怎样利用火油桶,接着还有一些说明如何归队的指示。我从这两个文件中明白知道,由二三十人组成的这个敢死队用细菌传染了一条河,我想那就是哈拉哈河。”《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第301~302页,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莫斯科。

诺门罕细菌战作战准备

  (六)细菌武器和防疫给水器材运往战场

  6月下旬,石井部队派专人将其生产的细菌武器运送到诺门罕战场将军庙附近的部队驻地,同时将防疫给水器材运往战场,包括甲型滤水机20个、乙型和丙型滤水器各50个,来确保开始实施细菌战后,本部队不被感染。

  石井部队的每个防疫班配置了1台装有甲型石井式滤水器的给水车。跟随野战部队行动。这种滤水器能保证1个联队1周的用水。它的水箱是用木料制作的。遭遇对方军队,有被截获的危险时,可立即烧毁。

1939年6月26日,运送七三一部队器材的汽车从阿尔山通往诺门罕战场的路上

  (七)出兵诺门罕

  1939年6月21日,石井部队的濑户队从平房到哈尔滨车站集合,出发去诺门罕战场参战。在哈尔滨火车站,由关东军参谋山本吉太郎中佐进行了服装检查,参战人员乘坐火车赴海拉尔。一部分作战器材由汽车运输经阿尔山奔赴战场。

1939年6月21日,濑户队在哈尔滨车站集合前往诺门罕战场

七三一部队赴诺门罕战场路线示意图

  (八)石井四郎奔赴诺门罕战场

  关东军发布作战命令(关作命丙第78号),1939年7月7日12时,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命令石井四郎前往将军庙一带指挥诺门罕细菌战。

(这段文字是上面文件的翻译)

关作命丙第78号

关东军命令 7月7日12时 新京

  陆军军医大佐 石井四郎

  任命石井四郎从7月8日开始,预计用10天时间到达海拉尔、将军庙方面,进行防疫给水部队的指挥。

  可安排15名将校以下的部下随行,用于器材补给,并报告其姓名。

  关东军司令官 植田大将

  下达法:收到电报发出的要旨后印刷出来,交付给相关人员

  配发地:次长、次官、23师团长、关防、野铁司部内

七三一部队队员为大型滤水车过河搭设浮桥

 
1 2 3 4